韩国赌场_中国体彩网-投注*官网

片库专题央视精品顶级首播走近真相纪录30分CCTV9

世界,我想对你微笑——策划不思手记

原标题:

图

        一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说点题外话。

        临近春节,给远在福建老家的双亲打了一个电话,原本想说今年春节不回家,老妈一句话,生生把我噎住:我和你爹都七老八十的人了,回不回来自己看着办!

        这话,像秤砣压胸口,几天几夜,令人无法喘息。犹豫再三,还是偷摸订了回家的票,先斩后奏,然后再找总导演请假。

        啊?!老大的反应先是一愣,继而却爽快地答应了。

        居然!竟然!

        以她的暴脾气,以我临阵逃脱的恶劣行径,原以为一定会有一场狂风骤雨在等着,没想到却是风平浪静。

        你儿子难得回来过年,也是,一起回去看看老人吧。总导演嘀咕着,却又画风一转,凌厉地饶了一句:不过,开播前必须回来!

        于是,当后期机房一片热火朝天时,大年三十,我却像个逃兵似的,回到老家。

        从最初的参与到最后的倒计时,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令人纠结不已的,不只是临盆时刻自己不能守护在侧,更因为当晚,北京地铁十里堡数百米开外的那个沸腾机房里,留守人员不仅受到了频道领导的亲切慰问,还人手一个大壕包!更过分的是,大家抢红包抢到手软,以至于“宝宝”发的盆友圈都是酱紫的:

        不接受非物质文化祝福

        这一走,不但错过了好几个亿,还错过了我们男神骆大侠亲笔书写的春联。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片名题写、分集导演骆永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片名题写、分集导演骆永红

        心里那个悔哟,简直就是麻绳拴豆腐!

        我们总是以事业为由,以打拼为借口,以亲情为代价,其实,图的就是两个字:缘份。

        但今年这个春节,老娘重重的一句话,却让我耳边不断响起,那就是“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


        我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人,打过国共内战,跨过鸭绿江。只因对十月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心生敬意,他把自己参加革命的时间填成国庆这天。因此,现在的他,只能算是一个享受着离休待遇的非离休干部。

        年近九十了,这次回去,见到老爷子依然还是那么精神。就是有点耳背,聊天时经常指东说西。

        回家过年,满打满算就三天,除了一起吃个团圆饭,其实就想陪他聊聊天。说实话,对他的一生,一知半解,很想听他完整地唠唠,但每次都苦于来去匆匆。

        我曾经无数次追问过父亲,我们这一族的先辈从何而来,缘何落于此地而生根。他总是嚅嚅不能言。当年破四旧,胆小的大伯一把大火烧了家里的族谱,我们的根脉于是便成了谜一样的存在。只知道父亲往上,祖上是旧时国民政府的一名文员,三块大洋置下闹市中心的家业,一个大家庭才得以从远在乡间的偏僻村落迁移进城。

        更遑论祖母这头的信息。

        作家王安忆曾为寻访她母亲这一支的血脉时,写下过这样令人动容的文字:没有家族神话,我们都成了孤儿,栖栖惶惶。我们生命的一头隐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另一头则隐在迷雾之中。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大年初一,陪我娘亲逛街,街头人潮如涌。错肩而过时,听到一句地道的乡音:

        你养我大,我岂能不养你老!

        回头望去,似乎一位中年汉子,正搀扶着颤巍巍老妇人,背道而去,淹没在人群中。

        许是老人行动不便,颇有自责,不愿拖累儿女,只想独守家门;难为儿子却有一份尽孝的执念,所以,才有了一句掷地有声的信言。

        这是半个世纪以来,我这一生中听到过最令人动容的言语。

        中国人是讲究温度的,你养我大,我必养你老。

        中国人也是最有风骨的,你敬我一尺,我必还你一丈。

        这恰恰是这一季节目中,我们想去表达的一个点。

        美食背后的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什么样的美食,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民族?

        于我而言,半辈子离乡,故乡最难忘怀的风味,不是那一碗荔枝肉,也不是满街飘香的薰豆干,而是一枚小小的乌梅糕。

        少时病中,连日高烧烧得我昏昏沉沉毫无半点食欲,终日与我捉对厮杀的妹妹,却把她攒下来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两块乌梅糕,悄悄塞到我手心。

        我从来也没对她说过,从此这两块乌梅糕成了停留在我舌尖上永远无法抹去的滋味。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第6集剧照

        四


        大年初四一大早,赶回北京。当晚,节目开播。

        到机房看望仍在鏖战中的留守人员。随着半数节目的入库,火热的后期机房渐渐已有了冷落的意味。

        晚饭时,突然想起回乡偶见,街头白纸黑字写着当地风俗介绍,不由兴奋地跟老大聊起,没想到家乡果真是客家属地。

        老大狠狠白了我一眼。

        早在去年的调研阶段,谈论起中国人最爱吃的饺子这个话题,我提及家乡的芋饺。老大当即就说,这是客家人的做法,你回去查查,没准你们祖上就是客家人。

        北方人好吃饺子,饺子皮是面粉做的。客家人不断迁徒中,由北到南,南方的食材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口味难改,怎么办?聪明的客家人于是因地制宜,改变食材的取舍。芋饺的皮不用面粉,而用当地盛产芋子磨成的木薯粉,正是这种思路的体现。

        但我仍然觉得,这也许仅仅只是一种巧合。若果真是客家属地,这么多年地方宣传岂能只字不提?从家庭到学校,打小的教育中,也没有任何人向我提及半个字的客家元素。
        直到这次回家,确之凿凿,我终于信服了老大的敏锐。

        你欠我一个道歉!她冲我嚷嚷。

        当血亲的脉络在岁月的烟尘中湮没,我们如入梦境一般的迷惑,不知从何而来,不知缘何而去。而美食,也许是另一套镌刻着我们遗传基因的图谱,它解码着我们曾经的来处,也牵引着我们即将的去路。

        我终于理解了老大的创作诚意。

        亲,我欠你一个道歉。而世界,我想对你微笑。

图

 

我要纠错编辑:李东芷 责任编辑: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
?
热点推荐更多
《传家》
体验最中国的生活情趣和智慧。详细 >
《品牌的奥秘》
通过品牌的窗口观察世界。详细 >
《大运河》
世界最长运河穿过的中国历史详细 >
?
?
?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