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总觉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系列纪录片选择在春节期间首播,是一个聪明和正确的决定。
每年这个时候,好一大部分朋友离开了他们平日奔波劳累、辛勤工作的城市,回到老家,零距离处身一个几乎淡忘的环境,被朴实原始的家乡古早味道再一次激活味蕾记忆,有一种戏剧化的震撼。亦有另一波朋友利用假期游走远方异国的大街小巷,被各种略有所闻的当地美食刺激起更大的好奇或者回避不了的抗拒,从此更深刻地了解认识自己的中国胃。又或者,不少精准安排行程先后的,回老家一转又现身国外,都在参与一场集体的大规模的新游牧时代的生活方式演习。
而当我们都通过移动互联网无远弗届地同步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首播,就以“器具”为主题的第一集的内容为例,既目睹在青黑石板上热腾腾烙好的荞麦耙耙蘸上金黄野生蜂蜜,又看到巧妙利用热能的堪称古老游击pop up典范的穿山灶十碗席,还有神乎奇技、花打四门、火候讲究的爆炒金边白菜,加上那泡浸时发出吐噜吐噜声响的四川泡菜做的那一盘老坛泡菜鱼,在叫大伙儿都看得口水直流的同时,也不免有少许惆怅失落——毕竟这都不是我们行走在各大城市里大部份人的饮食生活常态。我们都缺了点“福份”,跟这些从远古过渡而来的原生态的饮食器具,无论是烙饼的石板,地坑院上临时砌建的穿山灶,以至内壁不上釉的有灵气的泡菜老坛,都有了距离甚至隔阂。屏幕中的美好传统价值与现实生活中的粗疏对照,观影一剎那矛盾交锋冲突,事后引起各方讨论,带来各种反思,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这一系列有担当的纪录片的真正意义,亦是当下社会现象本身。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游牧时代,特别是选择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以及更多的年轻族群,名义上在城市里有个“家”,但实际上只是临时的“居所”。因为工作,因为生计,我们必须主动或被动流动,漂泊已经早是个没有贬意的中性词。因此人人必须保持轻装,一切以方便省时为原则,代表身份的不是个人“领土”和资产,而是能够“随身携带”的思想和学识,也正因此,更倾向于与部落同类和下一个站台利用网络作大量链接,随时交流分享——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出现大量的连锁简餐,快餐外卖,一次性餐具,短暂网红食肆,纯粹功能的不必有美学设计负担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厨具和餐具,机械化程序化食物烹调,加工和包装,而我们都习以为常以致于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相对于这些日常无处不在的饮食形式和内容及用餐环境,当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王铁匠手中经过三万六千次锻打的不粘铁锅,看到侯师傅淬炼的专为中国菜而存在的完成前剔中切后斩一物多用的菜刀,还有那又抗菌又能自然愈合的神奇的银杏砧板,以至张宏和段镇民两位先生致力追求、推崇讲究的陶器瓷器餐具茶具,本来都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饮食生活中的“家常”,但在这新游牧时代的现实冲击下,竟都成为了精致难求的奇器奇技。这当中的价值观的矛盾落差,不同生活方式与态度的对比,是需要都在这个社会生活中的新旧不同族群和不同方位利益代表方,抱着开放包容的心,去认识了解并且接纳对方,去让更多的灵感资源启迪自身,增加更多的灵活度和可能性——毕竟日常生活空间中越多选择,来来往往路走起来也少一点牵绊。
希望大家不至于马上蜂拥着去下单买一把厉害菜刀和一只手打不粘铁锅,也不必急着去抱回一块实在沉甸的银杏砧板,因为在新游牧时代的语境里,如非必要,“家当”不能成为我们路上的负担。至于那一碗叫人垂涎欲滴的烧椒凉粉和那一盘热气腾腾的豆参煮鱼,哈哈,多来几份吧!
附:
个人简介:
欧阳应霁,香港资深跨媒体创作人,饮食文化策展人。
早年就读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以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毕业。
长期从事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观察和研究,活跃于平面及电子媒体,撰写和出版专著二十多本,主持各种生活文化艺术广播及电视节目。近十多年把工作范围聚焦在全球及本土饮食及旅游文化内容的整理和探索上,出版有私家食谱、城市饮食文化指南、替画廊、美术馆、文化机构及商业单位设计执行艺术餐饮体验。策划饮食实体空间如香港元创方“味道图书馆”(PMQ Taste Library),北京“应霁半饱厨房”(Craig’s Half Full Kitchen) 等等饮食体验活动空间,积极促成新一代对本地和国际的当代生活方式、态度的觉悟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