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从农民到市长用了40年,从市长到农民只用了4个小时。“离开了就彻底离开,安心做农民。” 《从市长到农夫》的主人公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在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颁奖盛典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时这样说。
12月23日-12月24日,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创优评析和优秀作品推广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选片会共收到作品700余部,最终选取文献类、社会类和人文类的一、二、三等,共计72部获奖作品。其中,《从市长到农夫》获第十一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社会类一等奖。这也是《从市长到农夫》入选“双百计划”扶持项目后又一次公开亮相。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2015年“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项目评审结果,评出入选作品共34部。其中,由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推荐报送、南昌广播电视台创作生产的电视纪录片《从市长到农夫》入选“双百计划”扶持项目,位列第一。
纪录片《从市长到农夫》主人公 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采访
40年与4小时,市长与农夫
1946年出生的李豆罗自称“青岚农夫”。李豆罗的人生,只有两种角色。20岁之前,他是个农民。20岁之后,他走入官场,从大队支书干起,一路成长为南昌市市长。
2010年1月22日,在市人大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完仕途生涯中最后一次演讲,63岁的李豆罗卸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和妻子只用了四个小时便把家从省城搬回到了西湖李家,又当起农民。
与一般意义的解甲归田不同,回到家乡的李豆罗还想着干一番事。“我卸任后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水有源,我要回到农村;二是树有根,好事多做,坏事莫为;三是牢记本源,保护民间传统文化。”
李豆罗现在所做的,就是农耕文化、孝悌文化、节庆文化、楹联文化的恢复与保留。他按照徽派建筑风格,通过修旧如旧、“穿衣戴帽”的办法,对原有村落实施了改造。为了保存农耕文化,他建起农博馆,保存的都是旧时的生产工具。如舂米、做面条的器械,以及农耕时代榨芝麻油的工具。
2015年,西湖李家评上了全国文明村,名声越来越响,游客也越来越多。6年的时间,按照“先村容,后文化,再产业”的步骤一步步推进,西湖李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的村容村貌基本形成。
“好苦、好累、好气。”回想起返乡6年的各种经历,李豆罗脱口而出,“不过,最大的感受是好欣慰。”李豆罗表示,虽然自己已不再是市长,但不论什么身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带着自身农村和农民们不断前进,搞好新农村的建设。
呼应现实,讲好故事才能抓住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刚要(草案)》中,都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从市长到农夫》中的主人公李豆罗的心态,折射出的正是“官员本是百姓”的逻辑。
从一个农民一步步走到南昌市市长,用李豆罗自己的话来说,“市级以下干部,除了妇女主任,没有我没当过的。” 卸任对于李豆罗来说,就是换了个舞台演角色,回归农民后,李豆罗不断告诫自己“放下架子、不顾面子、铺下身子”。
然而,初回家乡之时,乡亲们对他的看法和期待与李豆罗个人的想法之间并不完全契合,尤其是李豆罗对自身身份的转变尚不适应。“如何度过磨合初期的尴尬与郁闷,这也就成为片子中故事叙事的一条主线。”南昌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从市长到农夫》导演李良生说。
南昌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纪录片《从市长到农夫》导演李良生采访
李良生表示,《从市长到农夫》希望通过两三个故事情节来展现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在身份转变下,依旧心怀故土、不忘初衷的难能可贵。片子讲述了李豆罗在日渐浮躁的社会氛围之下,离开了权力之后,如何定下心,静下神,耐下性,依旧有所作为。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并启示了新农村建设:在单纯地发展经济之外,如何进一步传承好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让历史活化,让村庄灵动,让民众幸福。
“李豆罗本身的语言魅力、他处理与乡民们间的‘矛盾’与分歧的表现、以及他本身从市长到农民身份与心态的转变等都无不展现了李豆罗这个人物的魅力。” 李良生表示,起初选择做这个纪录片一是被李豆罗本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二是希望能通过李豆罗的实践与改变来展现当下新农村建设下国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反映中国人奋斗故事、展现中国人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