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8月25日至27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国内外优秀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动画片、电视栏目等集中亮相。近两年快速发展的纪录片产业,无疑是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汇聚了17家播出制作研究机构的“纪录中国联合展区”亮相,这是中国纪录片首次以联合展区的形式出现在影视节目展上。
国产纪录片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准确把握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和产业双重属性。如何打造一个纪录片的文化产业空间,打响一个纪录片的文化产业品牌,让更多的“中国故事”火爆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纪录片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立联合展区的形式,让纪录片有一个整体和统一的形象面向受众。尤其是相对于电影、电视剧而言,纪录片也亟需有一个集体的形象,让外界对中国纪录片有全方位的认知和了解,这样才能使纪录片在影视节目展上更具影响力。此外,通过联合行业内部的人也能在一起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因此它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义的。”纪录中国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捷谈起设立联合展区的初衷如是说。
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主任陈大立表示,“联合”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抱团取暖的过程。目前就整个影视展的情况来说,纪录片的规模和影响还偏弱,如果有朝一日纪录片能够进入主会场展厅,能通过规模更大的展台来吸引采购商的时候,纪录片市场才真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除了设置“纪录中国联合展区”,本届展会还举办了多个以纪录片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如,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云集将来等都举办了专场论坛活动。
8月25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影视节目展组委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影视展中国纪录片市场论坛以“跨界:传媒与资本对话”为主题,邀请中国视协纪录片协会原会长刘效礼、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何苏六等专家代表及浙江科发资本机构董事长陈晓锋、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王捷军等资本代表进行对话。论坛就传媒转型期,纪录片等传媒产品如何通过跨界的方式,借助资本的力量向产业领域延伸,形成新的产业链条促进纪录片等传媒产业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为资方代表,大陆桥传媒总裁凌立表示,纪录片与资本之所以能进行对话,有两个方面,第一,政策推动为纪录片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资本是否懂纪录片。凌立认为,第二点是当下资方能否与纪录片产业顺利进行对话的关键。
爱奇艺运营高级副总裁耿晓华表示,纪录片还是爱奇艺内容很小的一部分,但爱奇艺也在探索纪录片的商业模式。随着视频网站的发展,盈利模式已经从最早的广告模式慢慢衍生出新的盈利模式,用户付费便是其中一种,爱奇艺也在尝试在付费频道上线精品纪录片,“也许付费收入没有片子的版权费高,但我们欣喜的看到有用户愿意为之付费。”此外,爱奇艺也在尝试纪录片内容播出与网上商城的联动。耿晓华说,“希望通过多种尝试,让纪录片从制作到播出到商业化,整个闭环能够走通。如果这个闭环走通了,对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就能鼓励更多优秀的纪录片人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作为播出平台的代表,陈大立表示,“大家都在喊纪录片的春天来了,但我认为现在还是早春。”虽然现在的政策利好,也有资本进入,但整个纪录片产业还不够成熟。“我们现在的纪录片有多少能够成为产品?有多少又能够真正变成商品?当纪录片从前端制作到后期的商业化回收,都能够让投资者能够看到希望,这个行当才能繁荣起来。”在陈大立看来,一方面靠政策、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就要依靠纪录片人的坚守。
重庆广电纪实传媒副总经理徐蓓则以自己的实践为例,再次力证只要内容做的好,自会有资本主动前来合作。
在云集将来专场活动中,云集将来制片总监韩芸向来宾们介绍了云集将来纪录片产业群的创新探索与未来看法。韩芸表示,“真实”是创作作品的生命力,“新鲜感”是推动作品生长的永动力。正是带着这样的初心,才帮助云集将来制作出《本草中国》等纪录片佳作。
在甘肃联合展区的“亚洲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交流见面会”上,党史类纪录片《重生》,“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塔里木河》《海上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纷纷亮相。纪录中国副秘书长肖龙表示,中国纪录片面临如何走出去的严峻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为纪录片走出去打开了出口,增进了与国际的交流和接轨,为促进亚洲同行媒体相互了解,实现大家在内容资源、媒体建设、渠道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合作的空间和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部开播七天点击超千万、江苏有线出品的纪录片《奇域:探秘新丝路》也参与到本次节目展中,刷新着观众对纪录片的定式认知。《奇域:探秘新丝路》有别于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传统模式,它的视角凸显个人化、内容编排看起来随性而至、表述语态平易可亲、大俗大雅都由衷而来。以“一带一路”国策为主线,以普通人的视角,全程观察记录新丝路沿线国家的人、事、物,近距离展现了神秘丝路在当下的魅力与活力。